序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示范園區基礎設施條件 | |
1 | 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條件 | 配套設施條件基本完善(附建設前后對比照片) |
2 | 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業技術應用 | 現代農業生產、服務手段和技術廣泛應用 |
3 | 農業生態環境 | 生態環境良好,農業面源污染得到較好控制 |
4 | 現代能源支撐 | 電網改造升級、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供具體數據) |
二 | 示范園產業基礎條件 | |
1 | 與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產業發 展規劃的吻合度 | 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產業規劃 |
2 | 依法依規使用土地 | 依法依規辦理了相關土地利用手續,未發現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 田;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一票否決。 |
3 | 示范園空間布局 | 示范園有明確邊界,且功能分區基本合理 |
4 | 示范園內產業鏈條完整度 | 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基本完整,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融合緊密 |
5 | 示范園內農業產業生命力 | 示范園產品的市場表現好,且有發展潛力(提供主要產品銷售增長情況) |
三 | 示范園功能定位及產業融合發展 | |
1 | 園區示范類型及功能定位 | 示范類型明確、功能定位明確 |
2 |
示范園創建目標 | 嚴格按照創建方案開展創建、創建目標體系清晰(提供建設前后主要目標完成情 況詳盡對比數據) |
3 |
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業農村緊密結合 | 示范園以農業農村為基本依托,與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緊密結合(說 明示范園依托的主要農業產業和農村資源) |
4 |
產業融合模式 | 產業融合發展與本地資源稟賦結合緊密,已經探索形成適合本地特點的產業融合 模式,且發展思路清晰、路徑明確 |
5 | 融合方式創新 | 融合發展路徑中包含獨特的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做法,具有新穎性及推廣 價值(提供具體案例) |
6 | 示范園內龍頭帶動能力 | 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和其他主體的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7 | 利益聯結機制 | 利益聯結機制緊密、新穎,具備可復制、可推廣的價值,有利于發揮對農業提質 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積極促進作用(提供具體案例) |
四 | 政策支持 | |
1 |
有新型主體支持政策 | 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體系完善,對主體給予用地、水電、金融等方面的 優惠政策(附政策文件) |
2 |
支持政策落到實處 | 示范園內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型職業農民是否承擔過政府涉農項目,或得到政 府以獎代補資金(提供政策文件和具體案例說明) |
3 | 農村產業融合土地保障 | 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土地政策明確(提供政策文件和具體案例說明) |
4 | 引導資金投入 | 按規定統籌整合相關資金予以支持(如有,提供政策文件和具體資料) |
5 | 金融服務 | 具有支持示范園發展的金融政策,如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風險擔?;鸹虺闪⑷?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等(如有,提供具體資料) |
6 | 支持農業人口轉移就業、返鄉創業 | 出臺示范園吸納農業人口轉移就業、支持返鄉創業人員政策措施(提供具體政策 文件) |
五 | 組織保障 | |
1 | 領導重視 | 已成立由本級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附成立領導小組文件) |
2 | 機構健全 | 已經明確管委會(或其他機構)負責園區建設運行具體事務(附相關文件) |
3 | 產業融合信息服務 | 搭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如有,提供具體資料) |
4 | 產權流轉服務 | 已經搭建農村集體產權流轉市場(如有,提供具體資料) |
5 | 科技機構參與 | 有固定科研機構服務園區建設(如有,提供具體資料) |
6 | 督促考核措施 | 建立健全了推動園區創建執行、監督檢查、績效考核的措施(提供具體規定文件 等)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 |
1 |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比例 |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2 | 土地適度規?;洜I比例 | 土地流轉、托管等規?;洜I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3 |
龍頭企業實力 | 示范園內規模以上(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或其他新型經營主體數量(提 供具體數據) |
4 | 農業內部循環經濟建設 | 種養加一體化產值占示范園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 農業廢棄物(如畜禽糞污、秸稈等)資源化利用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6 |
產業鏈建設 | 示范園內涉及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產品物流、農產品電子商務、 鄉村旅游、鄉村文化、小城鎮開發建設等(提供具體案例) |
二 | 主體示范帶動 | |
1 |
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 新型職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經營的農業生產基地占比(提供 具體數據) |
2 |
返鄉創業新型經營主體情況 |
年度新增本地大中專學生、務工經商返鄉創業人員興辦合作社或興辦家庭農場 、開辦鄉村旅游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3 | 基地生產標準化 | 年度龍頭企業自建或帶動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4 | 基地生產品牌化 | 品牌化產品產值占示范園農產品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基地生產組織化 | 示范園內是否有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并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如有,提供具 體案例)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利益聯結機制構建 | 示范園內訂單農業或保底分紅等方式生產產值占全部農產品比重(提供具體數 據) |
2 |
帶動農民增收情況 | 示范園建設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3 | 農戶資產性收益 | 以土地、林地入股參與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經營的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4 |
政府投入資產性收益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支持農民參與保底收益或分紅的情況 (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5 | 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提供具體案例) |
6 | 龍頭企業技術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提供具體 案例)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 |
1 |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比例 |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2 | 土地適度規?;洜I比例 | 土地流轉、托管等規?;洜I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3 |
龍頭企業實力 | 示范園內規模以上(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或其他新型經營主體數量(提 供具體數據) |
4 |
農產品加工或過腹轉化比例 | 農產品加工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或過腹轉化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提 供具體數據) |
5 | 農業循環發展 | 種養加一體化產值占示范園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6 | 產業鏈建設 | 示范園內產業涉及鄉村旅游、共享農業、認養農業、體驗農業、特色民宿、生 態康養、鄉村文化、小城鎮開發建設等(提供具體案例) |
二 | 主體示范帶動 | |
1 |
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 新型職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經營的農業生產基地占比(提供 具體數據) |
2 |
新產業新業態帶動就業能力 |
示范園內年度新增本地大中專學生、務工經商返鄉創業人員興辦合作社或興辦 家庭農場、開辦鄉村旅游等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3 |
基地生產標準化 | 龍頭企業自建或帶動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4 |
基地生產品牌化 | 品牌化產品產值占示范園農產品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基地生產組織化 | 示范園內是否有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并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如有,提供具 體案例)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利益聯結機制構建 | 示范園內訂單農業或保底分紅占全部農產品比重(提供具體數據) |
2 |
帶動農民增收情況 | 示范園建設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3 | 農戶資產性收益 | 以土地、林地入股參與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經營的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4 |
政府投入資產性收益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支持農民參與保底收益或分紅的情況 (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5 | 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6 |
龍頭企業技術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如有,提 供具體案例)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
1 |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比例 |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2 | 土地適度規?;洜I比例 | 土地流轉、托管等規?;洜I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3 | 新產業新業態帶動 | 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4 |
特色旅游景點、旅游村鎮數量 | 示范園內旅游景點及旅游村鎮個數(提供具體數據) |
5 | 村鎮文化保護及地域文化開發利用 | 對古村落或地域文化保護有明確的舉措(提供具體資料) |
示范園內農事體驗、旅游商品開發,共享農業、認養農業、農家樂、民俗文化 | ||
6 | 多功能拓展建設 | 展示(演繹)、文化商品開發、農產品電子商務、特色農業展會、特色小鎮、 |
村鎮建設城鎮開發建設等(提供具體案例) | ||
二 | 主體示范帶動 | |
1 |
帶動本地農產品或特色民俗產品銷 售增長 | 旅游、展會、民宿等經營帶動示范園農產品或特色民俗產品銷售增長比率(提 供具體數據) |
2 |
吸引消費者情況 |
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吸引外地游客數量 (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3 |
基地生產標準化 | 龍頭企業自建或帶動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4 |
基地生產品牌化 | 品牌化產品產值占示范園農產品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基地生產組織化 | 示范園內是否有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并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如有,提供具 體佐證資料)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帶動就業增長情況 | 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旅游、展會、民宿等,帶動本地農民就業人數增加情況(提 供具體數據) |
2 |
帶動農民增收情況 | 示范園內旅游、展會、民宿以及訂單農業等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提供前后數據 對比) |
3 | 農戶資產性收益 | 以土地、林地入股參與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經營的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4 |
政府投入資產性收益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支持農民參與保底收益或分紅的情況 (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5 | 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6 |
龍頭企業技術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如有, 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
1 |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比例 |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2 | 農業內部循環經濟發展 | 種養加一體化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3 |
農業多功能拓展帶動農民就業情況 | 帶動當地農民參與旅游、展會、民宿等就業人數情況(提供具體數據) |
4 |
農產品加工或過腹轉化比例 |
農產品加工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或過腹轉化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比例 (提供具體數據) |
5 | 電子商務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 | 通過互聯網訂單銷售產品占示范園農產品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6 |
多功能拓展建設 |
示范園內農事體驗、旅游商品開發,農家樂、民俗文化展示(演繹)、文化 商品開發、農產品電子商務、特色小鎮等(提供具體案例說明) |
二 | 主體示范帶動 | |
1 |
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 新型職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經營的農業生產基地占比(提 供具體數據) |
2 |
返鄉下鄉人員就業能力增長 |
年度新增本地大中專學生、務工經商返鄉創業人員興辦合作社或興辦家庭農 場、開辦鄉村旅游數量(如有,提供具體數據) |
3 |
基地生產標準化 | 龍頭企業自建或帶動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4 |
基地生產品牌化 | 品牌化產品產值占示范園農產品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基地生產組織化 | 示范園內是否有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并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如有,提供 具體佐證資料)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利益聯結機制構建 | 示范園內訂單農業或保底分紅占全部農產品比重(提供具體數據) |
2 | 帶動農民增收情況 | 示范園建設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3 | 農戶資產性收益 | 以土地、林地入股參與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經營的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4 |
政府投入資產性收益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財政資金折股量化,支持農民參與保底收益或分紅的情況 (如有,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5 | 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6 | 龍頭企業技術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如有, 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
1 |
“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比例 |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占示范園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2 | 農業高新技術在示范園內運用 | 農業高新技術、設備、品種運用廣泛(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3 |
智慧農業技術運用 | 遠程監控、在線診斷、物聯網、大數據、在線信息發布等技術運用情況(提 供具體佐證資料) |
4 | 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建設 | 電子商務交易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提供具體佐證資料) |
5 |
電子商務配送網絡 | 示范園內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健全(提供組織架構體系說明) |
6 |
電子商務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 | 通過互聯網訂單銷售占示范園農產品產值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二 | 主體示范帶動 | |
1 |
電商龍頭企業和新型主體情況 | 電商龍頭企業或新型經營主體數量(提供具體數據) |
2 |
電子商務龍頭帶動就業能力增長 | 電子商務帶動本地就業人數較上一年增加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3 |
科技支撐 | 示范園內至少要入住1家市級以上科研機構,建立科技研發推廣平臺和產業 基地(提供具體案例) |
4 |
品牌化建設 | 通過電商推動示范園產品品牌化建設和發展(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5 |
生產組織化 | 示范園內是否有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并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如有,提供 具體佐證資料)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利益聯結機制構建 | 示范園內訂單農業或保底分紅等占全部農產品比重(提供具體數據) |
2 | 農戶通過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勞 動生產率 | 通過新品種、新技術運用提高農業產出值(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3 | 新技術帶動農民增收情況 | 電子商務等新技術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提供前后數據對比) |
4 |
政府支持平臺建設或高技術投入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其他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帶動農業信息技術運用、高新技術 運用(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5 |
為農業生產者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如有,提供具體案例和資金 數額) |
6 | 電子商務或農業技術公司提供技術 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如有, 提供具體案例) |
編號 | 內容 | 考核重點 |
一 |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
1 |
示范園區內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情況 | 示范園內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當地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以及農產品加工 業產值增加幅度(提供具體數據) |
2 |
示范園區產業發展與城鎮化融合緊密 | 示范園產業發展與當地城鎮化規劃緊密銜接(提供具體案例說明) |
3 |
示范園區內土地市場城鄉一體化 | 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水平較高(提供具體數據和案例說明) |
4 |
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 | 示范園內農民與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程度高(提供具體數據) |
5 |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上學、就醫等公共 服務一體化 | 示范園基礎設施和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較高(提供具體數據和案例) |
6 | 農村居民非農就業比例 | 示范園內農村居民務農比例低于本地區平均水平(提供具體數據) |
二 | 融合發展能力 | |
1 | 示范園區對本地勞動力就業吸納能力 | 示范園吸納本地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數量(提供前后對比數據) |
2 | 主導產業對本地城鎮化支撐能力強 | 示范園主導產業能夠對城鎮化形成有力支撐(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3 |
農村發展為城市提供休閑養生服務場所 | 農村為城鎮人口提供服務能力強(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4 | 基地生產標準化 | 龍頭企業自建或帶動原料基地標準化生產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5 | 基地生產品牌化 | 品牌化產品產值占示范園農產品總產值的比例(提供具體數據) |
三 | 利益聯結 | |
1 | 利益聯結機制構建 | 示范園內訂單農業或保底分紅等占全部農產品比重(提供具體數據) |
2 | 農民收入增加情況 | 示范園內農民收入增幅超過當地平均收入增幅(提供具體數據) |
3 |
政府支持平臺建設或高技術投入 | 以政府投資項目或其他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帶動農業信息技術運用、高新技術運 用(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4 |
政府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專業技術培訓 | 政府提供技術培訓(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 |
5 |
為農業生產者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 龍頭企業為農戶貸款提供信貸擔?;蛉谫Y服務(如有,提供具體案例和資金數 額) |
6 | 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 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或市場培訓 ,提供統一品牌服務(如有,提 供具體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