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18-10-23 |?來源: 網絡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為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聚焦主要品種和優勢產區,實行精準化管理,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要求,緊密結合江蘇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兩聚一高”新實踐,依托全省主體功能區布局,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認真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以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目標,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科學合理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以下簡稱“兩區”),優化區域布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區域發展功能定位。圍繞全省“1+3”功能區發展戰略,發揮不同區域農業資源優勢,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逐步改善,加快推進“四化”同步。二是堅持科學統籌利用資源。按照“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要求,綜合考慮全省消費需求、生產現狀、水土資源條件等因素,結合產業發展基礎,立足可持續發展,科學合理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三是堅持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完善支持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充分尊重農民自主經營意愿,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引導農民參與“兩區”劃定、建設和管護,鼓勵農民發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四是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兩區”建設和管護工作,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種植面積,保持種植收益在合理水平,確保把“兩區”建好、管好、長期發揮作用。
(三)主要目標。根據國家部署要求,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4200萬畝“兩區”地塊的劃定任務,做到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兩區”建設任務,形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產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產現代化的“兩區”,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基本穩定,農業基礎設施更加穩固。
——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3700萬畝。以沿江及太湖、江淮、沿海、淮北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水稻生產功能區3200萬畝;以沿江、江淮、淮北、沿海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小麥生產功能區3000萬畝;以淮北優勢區為重點,劃定玉米生產功能區200萬畝。
——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00萬畝。以淮北、沿海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大豆生產保護區200萬畝;以沿海、沿江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油菜生產保護區300萬畝。
二、科學合理劃定“兩區”
(四)堅持劃定標準。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油菜生產保護區劃定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水土資源條件較好,便于耕作的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農田灌排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生態環境良好,未列入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還濕試點等范圍;具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種植傳統,近三年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已建成或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劃定。優先選擇已建成或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進行“兩區”劃定。
(五)精準分解任務。按照全省劃定目標任務,綜合考慮各地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生產基礎、區域發展功能定位等情況,確定各地“兩區”劃定面積。各市、縣人民政府要根據土地利用、農業發展、城鄉建設等相關規劃,按照劃定標準和任務,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明確“兩區”具體地塊并統一編號,標明“四至”及拐點坐標、面積以及灌排工程條件、主要作物類型、承包經營主體、土地流轉情況等相關信息。依托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建檔立卡、登記造冊。
(六)審核和匯總劃定成果。2018年全面開展劃定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劃定任務。各縣級人民政府要統籌謀劃劃定工作,及早落實劃定工作責任,制訂劃定工作方案,確保圓滿完成劃定任務。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加強指導,及時組織開展“兩區”劃定成果的核查驗收工作,在公告公示無異議后,將有關情況報送省農委、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同時抄送省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農委、國土資源廳要指導各市建立“兩區”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形成全省“兩區”布局“一張圖”。
三、大力推進“兩區”建設
(七)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等,按照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要求,積極推進“兩區”范圍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配套完善烘干、倉儲等設施。加大“兩區”范圍內的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因地制宜興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增強“兩區”綜合生產能力。
(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以“兩區”為平臺,大力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使其成為“兩區”建設的骨干力量。健全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加強對土地經營權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的管理服務,鼓勵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多種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九)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優質、高產、高效,大力推進“兩區”種植品種結構調整,突出發展優質食味水稻、鮮食玉米、菜用大豆、高油酸油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轉變生產方式,推動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增加綠色農產品有效供給,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
(十)提升農業服務水平。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發展多種形式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力培育立足市場的專業化服務組織。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著力深化“兩區”范圍內的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抓緊構建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增強公益性農技推廣和服務能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重點在“兩區”范圍內建設規模適度、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農產品加工區,培育一批有較強帶動力的企業和品牌。積極推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切實加強“兩區”監管
(十一)依法保護“兩區”。依照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田水利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完善“兩區”保護相關制度,切實加強水土資源保護。“兩區”劃定后,除國家和省規劃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外,原則上不再調整為其他類型的用地。嚴格管理“兩區”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十二)落實管護責任。各地要按照“誰使用、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將“兩區”地塊的農業基礎設施管護責任落實到經營主體,督促和指導經營主體加強設施管護。創新農田水利工程建管模式,鼓勵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新型經營主體等參與建設、管理和運營。
(十三)加強動態監測和信息共享。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兩區”監測監管體系,定期對“兩區”內農田基礎設施、作物種植品種、面積、布局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監測,深入分析相關情況,實行精細化管理。建立“兩區”定期上報和通報制度,及時更新“兩區”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落實責任主體,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開放“兩區”電子地圖和數據庫接口,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十四)強化監督考核。省農委、發展改革委要會同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結合糧食安全責任制,評價考核各地“兩區”劃定、建設和管護工作,評價考核結果與“兩區”扶持政策掛鉤。各地要切實抓好“兩區”的監督檢查,將相關工作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并建立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 
五、加大政策支持
(十五)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將“兩區”作為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安排的重要區域,現有的高標準農田、千億斤糧食產能國家專項、農業綜合開發、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向“兩區”傾斜。創新“兩區”建設投融資機制,通過多政策扶持、多渠道融資、多層面推動,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加快建設步伐。
(十六)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建立并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機制,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逐步提高產糧大縣人均財力保障水平。進一步優化財政支農結構,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和運行機制,推進“兩區”范圍內各類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使用。在“兩區”范圍內,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
(十七)創新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完善信貸管理機制,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拓寬抵質押物范圍,在符合條件的“兩區”范圍內探索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加大信貸支持。完善政府、銀行、保險公司、擔保機構聯動機制,深化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優先在“兩區”范圍內探索農產品價格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強農業信貸擔保項目的設計、指導與推介,推動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加快在“兩區”范圍內開展擔保業務。健全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推動“兩區”農業保險全覆蓋,探索農業保險與農業產業協調發展。
六、加強組織領導
(十八)明確部門分工。省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統籌協調,適時組織第三方評估。省財政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財政涉農資金的統籌和整合,優化使用方向。省農委、國土資源廳要會同有關部門確定各市、縣劃定任務,制定相關劃定、驗收、評價考核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做好上圖入庫工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保監局要創新和完善“兩區”建設金融支持政策。
(十九)落實地方責任。省政府建立“兩區”劃定工作協調機制,由政府負責同志牽頭,有關部門協同推進。各市、縣人民政府對轄區內“兩區”劃定、建設和管護工作負總責,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逐級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細化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管理細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抓好工作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1日
?
在線咨詢
日韩特黄无码视频免费,韩国福利视频网站,天天视频黄网站免,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