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省財政農業產業發展資金(支持農業產業化)實施
發布時間:2018-12-03 |?來源: 安徽農業網
2018年省財政農業產業發展資金
(支持農業產業化)實施方案
 
一、實施內容
扶持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做優做響。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鼓勵企業通過流動資金貸款擴大生產規模和技術改造。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企業。支持企業開展品牌宣傳、人才培訓工作。促進我省農業對外合作交流,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二、實施條件及補助標準
(一)固定資產投資獎補。2017年1月—2018年4月底農產品加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原則上須在3000萬元以上。原則上每個項目獎補不低于100萬元,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二)績效獎補。對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獎補。獎補標準依次為不超過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
(三)貸款貼息。對企業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和技術改造的流動資金貸款,按照不超過基準利率給予貼息。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四)投補結合。對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及各類股權
投資基金投資的農業企業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補資金由企業用于擴大農業領域的生產。
(五)貸補結合。對省農擔公司為企業提供300-1000萬元的擔保貸款,給予省農擔公司最高不超過1.8%的擔保費用補助。
(六)品牌宣傳獎補。對企業在央視、省級電視臺、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做廣告宣傳,按廣告費用投入的15%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在各類大型農交會上做廣告宣傳的企業,按實際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獎補;對2017年國家部委認定的技術中心、示范企業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40萬元;2017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獎補,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七)對企業人才培訓獎補。對企業高管參加工商管理等學習培訓費按一定比例進行補助,每人不超過5萬元。
(八)農業“走出去、引進來”獎補。
對經營主體在境外開展農業領域實體經濟投資(當年實際投資額100萬美元以上或等值貨幣),給予不超過投資額的5%資金補助,補助上限30萬元。
對加入皖企赴津巴布韋合作開發聯盟成員單位,在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發展農作物種植(當年種植面積250公頃以上)、建設農業科技示范中心或基地,補助上限30萬元。
對經營主體從美國、德國、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高消化、吸收和創新能力,補助上限30萬元。
對經營主體在境外從事農產品國際貿易和品牌創建,建立農產品國際貿易公司、產品直營店、網絡銷售平臺等,帶動我省更多優勢農產品走出去,補助上限30萬元。
對經營主體從事特色農產品出口,年出口額300萬美元以上,補助上限30萬元;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適當提高獎補標準,上限100萬元。
    以上8個方面的獎補,由各市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明確統一補助標準。
三、實施主體
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含省級)或省級示范聯合體牽頭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實施主體不受此限制。
四、實施區域
聚焦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
五、實施要求
一是各市農業、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好項目申報和安排工作。項目申報、審定辦法由各市農委會同財政局按照皖政﹝2017﹞43號文件規定和本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廉潔高效。二是各地項目安排須經自愿申報、基層初審、中介機構審核、專家評審、相關部門會商、現場考察、公示、市農委會議審定等程序。申報單位要對項目申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三是補助到企業的資金按照涉企資金管理規定執行。
六、監管措施
一是各市圍繞省級編制的實施方案內容,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資金使用方案和任務實施方案,并報省農委和省財政廳備案。二是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績效評價。評價方法主要通過企業自評、市農委查驗核實、綜合評估等。各單位對提供的自評報告內容和數據真實性負責,績效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項目安排、資金分配等掛鉤。三是嚴格項目審計。項目審計實行市縣農業部門負責制,由各市委托會計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全面開展項目審計監督,審計報告作為項目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
?
在線咨詢
日韩特黄无码视频免费,韩国福利视频网站,天天视频黄网站免,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