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區發展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0-07-13 |?來源: 江蘇農業網
近年來,洪澤區休閑農業緊扣“4+1”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圍繞“都市農業、鄉村旅游、健康養生、農事體驗、生態文明、科普教育、農耕文化”等主題進行差異化布局,著力建設與打造一批“吃住行、游樂購”一體化的休閑農業園區和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已經成為我區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產業規模日益壯大。朱壩街道景鴻生態園、洪澤龍禹生態園、高良澗街道馬羊山生態園、洪澤萬晟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后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三星級企業”;新灘村獲全國休閑漁業“最美漁村”認定; 洪澤湖漁家風情園獲“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認定; 西順河鎮張福河村、老子山龜山村、蔣壩鎮頭河村獲批省級休閑農業精品村。西順河萬荷園、吳老頭生態農業產業園等休閑農業點被評為省級主題創意農園;中國洪澤湖放魚節獲“國家級示范性漁業文化節慶(會展)”認定。龜山村年吸引游客達50萬人,休閑農業日益成為現代農業新的增長點。
發展模式逐步豐富。洪澤區各地根據自然特色、生態環境和消費習慣,創建并豐富眾多主題鮮明、類型多樣休閑體驗新類型、新業態和新模式。以高良澗街道勞模農莊、澳吉爾生態農博園等為代表經濟果蔬生產為主題的觀光采摘模式;以朱壩鍋貼城、黃集羊肉城、蔣壩大楊莊、西順河鎮張福河等為代表農(漁)家樂為主題的綜合體驗模式;以蔣壩鎮快活嶺及醉美3公里、西順河萬荷園等為代表的自然生態為主題的康養模式;以西順河鎮街西回民村寨街、岔河鎮王駱殿島等農耕文化為代表的民俗旅游模式;以西順河國蟹園、紫山硅谷園、蔣壩鎮漁文化博物館等農事教育為主題的科普教育模式等。休閑農業從生產要素組合、產業結構高級化和產業組織多樣化方面賦能現代農業,極大地豐富了現代農業的內涵。
產業要素深度融合。休閑農業對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指向標意義。朱壩鍋貼城、蔣壩螺螄節等休閑農業項目及活動,帶動了餐飲住宿、農產品加工、交通運輸和文化等關聯產業發展。休閑農業以鄉村為主場,形成了城鄉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相互聯通的生動局面,促進了城鄉深度融合發展。西順河牡丹文化藝術節,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共同賞牡丹、攝牡丹、畫牡丹、歌牡丹、舞牡丹,還舉辦了旗袍秀、瑜伽表演、太極拳表演,以及花棍、花船、毛驢等傳統民俗文化展演,在打造游園觀賞盛會的同時,也為傳統文化民俗提供良好的傳承展示平臺。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蔣壩螺螄節、岔河插秧節等活動,較好帶動了現代化湖濱生態旅游新城建設邁上了快車道,對推進洪澤區鄉村振興、加快高質量跨越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